跳到主要內容
Menu

最新消息

因應水情吃緊市府盤點地下水與再生水提升供應量

日期 109-10-13
瀏覽次數 2060
今年氣候異常,為民國53年以來首次無颱風帶來降雨,各地降雨均不如預期,加上高雄地區無大型水庫可以儲水,自來水供水系統主要仰賴高屏溪攔河堰及東港溪的地面水源供應,水源不穩定,因此常因枯水期雨量不足,造成缺水問題。

本市目前雖供水尚正常,但未雨綢繆,市府超前部署整備抗旱井151口每日供應20-35萬噸及備援地下水、伏流水每日約20-40萬噸,於需要時可立即上場補地面水之不足,除此之外,亦請民眾於防疫外之其他用水節約使用以達抗旱最佳功效。

高雄市政府水利局於102年便著手推動污水處理廠放流水回收產製再生水計畫,目前已完成鳳山水資源中心每日可供應4.5萬噸的再生水供給臨海工業區中鋼及中鋼鋁使用,讓水資源重複利用發揮其最大功效。

水利局表示,除了再生水外,水利局於鳳山水資源中心、楠梓污水處理廠、岡橋污水處理廠及旗美污水處理廠等處提供每日約1.7萬噸回收水可供營建工地申請做為防揚塵等非人體接觸使用。

水利局呼籲,一般民眾可透過習慣的改變做到水資源的妥善利用,例如熱水流出前的冷水回收再利用、洗菜的水拿來澆花等,在有限的水資源下,市民一起來善用水資源,將每滴水的利用達到最高效能的運用,進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標,預防旱災發生。

發布日期:109年10月13日。
發布單位:水利行政科。
聯絡電話:07-7995678#2165。
撰  稿:歐助理工程員榮昌。